湄潭县象山路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滑坡是道路交通的重要病害之一,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2014年7月14一16日捐潭县普降大暴雨,导致象山路右侧斜坡产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滑坡前缘剪出滑体滑塌至象山路,造成象山路一度中断。目前象山路受滑坡影响,仅可半幅通行。根据调查,目前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未造成重大损失。但该地质灾害的存在,对坡下象山路、过往行人、车辆以及污水处理池造成威胁,严重危及过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滑坡主滑方向3550,平均宽度145 m,纵长88m,滑体厚度3. 5-10.0m,规模约9.7万立方米,属小型浅层土质滑坡。根据滑坡的稳定性计算,滑坡的稳定性在工况一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二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水是形成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系覆盖是滑坡形成的主要物质待续性强降水是滑坡形成的滑坡的直接诱发因素,从滑坡及滑坡体的位移空间、岩土组构等综合因素分析,强降水即加载了现状滑体的自重,从而致使现状滑坡体的不稳定结构面(岩土界面)的土体产生剪切、揉搓过程,从而形成岩土体从半无限体空间转向塑性变形空间,从现状滑坡稳定性计算来看,滑坡体的滑带土剪切破坏面已完全贯通,滑坡体坡面均为第四系覆盖,是滑坡体坡面破坏、前缘临空处出现不同程度垮塌的主要原因。
道路滑坡 变形特征 稳定性 垮塌原因
曾晓林
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大队,贵州563000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100-105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