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关怀:中国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协调之路
中国最近几年在电影创作中、特别是叙事伦理上表现出来的迷茫、媚俗,使电影生产在去伦理化的过程中不断丢失了中国电影的主体性。无法否认电影叙事在客观上具有把故事人物和观看主体结合在一起的伦理功能。所以,期待中国电影能走出“高票房低口碑”的怪圈,用高质量高票房的电影,影响现代青年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认同。更期待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在伦理关怀的基础上协调发展,生产出可以与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电影作品,营造出利于社会公平、正义、诚信、敬业等具有普适价值的社会风气。
商业电影 艺术电影 叙事结构 伦理关怀
曲春景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上海 200072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影视艺术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
吉林
中文
84-90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