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众时代:呼唤电影的”新艺术性”

2015年盛夏7月,中国电影市场凭着几乎清一色的国产片,创出了54.9亿元的单月票房.其中《捉妖记》、《大圣归来》在一片”业界良心”的褒扬声中逆《速7》、《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片的强劲之势袭卷高票房;而《煎饼侠》、《小时代》则是在一片吐槽甚至谩骂声中赚得高额利润.近年来,中国电影屡创票房佳绩,无疑为前几年疲软无力的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使得更多人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欣喜之余,也应当思考,到底是什么撑起了这片国产电影票房奇迹的美丽天空?高票房是否能简单对等于高质量的影片?中国电影从最初的”唯艺术论”走到今天的”唯票房论”,市场几乎成为判定影片成败的唯一标准.电影的商业性得到了空前关注,而艺术精神却被忽略.电影工业是否放弃艺术追求?工业原则与艺术精神如何协调?电影创作者们应当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重拾艺术使命?成为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

电影作品 工业原则 艺术精神 协调机制

黎风 曹真明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国内会议

2015中国影视艺术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

吉林

中文

107-113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