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扬子江街道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1-2013年扬子江街道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因分析(以下简称慢性病),为开展该地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死亡资料来自于新疆省乌鲁木齐市死因监测信息系统,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 结果:2011-2013年扬子江街道居民人群粗死亡率为330.25/10万,其中死亡前五位的慢性病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总粗死亡率为233.36/10万,占全死因的70.6%,前五位的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均比粗死亡率低.男女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05).前5位慢性病40~岁死亡率较0~岁和20~岁两个年龄段均有升高,死亡率较高的年龄段集中在和60~岁和80~岁,其中60~岁首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4.12/10万,80~岁首位死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25.93/10万,60~岁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均较80~岁高.本街道前5位慢性病年龄别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42P<0.05). 结论:扬子江街道慢性病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及呼吸疾病是扬子江街道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重点,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于高度重视.
慢性病 死亡原因 健康干预 生活质量
孙高峰 石伊晨
乌鲁木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科,830026 扬子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乌鲁木齐830000
国内会议
2015慢性病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新疆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专业委员会健康管理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350-355
2015-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