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技术专业结构的思考
面对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学校内涵建设内在驱动,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探索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二次转型”.专业结构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影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程度.应用技术专业结构的建立是整个应用技术高校转型系统工程中重要环节,学校主体作用得以充分施展需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企业的支撑作用。政府部门应在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主体,政府指导,行业企业参与的地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联合体系,形成制度化的战略合作。通过立法和制定激励政策等方式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引导企业从校企合作的“乙方”变为“甲方”,主动参与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规格制定、过程实施、质量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高等院校 专业结构 应用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张晞
常熟理工学院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56-262
2016-12-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