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区域合作背景下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贸易增值研究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与发展就成为各界学者热议的话题.而正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牵涉国家多,地域广,对各国的贸易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因此也引起了各国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界定,关于其未来的发展有很多蓝图构想,其建设也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本文研究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的贸易情况,摒弃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采用KPWW法,利用各国投入产出表以及WIOD Data提供的国际投入产出表计算增加值贸易,并将进出口贸易产品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成六大类,并从行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2001年~2011年10年间我国与不同地带贸易增加值率、出口增加值以及增加值贸易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在与中亚、环中亚地带的贸易往来所形成的价值链中所处地位基本属于下游资源加工阶段,我国多从这些国家中进口自然资源、出口工业制成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但在与欧亚地带国家(主要指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所形成的价值链中,主要处于上游地位.最后,根据研究与测算结论,本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完善保税物流区配送业务,树立自主知识品牌,引导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间的合理布局,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对贸易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对外贸易 丝绸之路经济带 技术创新 配送业务 品牌建设

王景茹

西安交通大学

国内会议

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

西安

中文

226-241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