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合作产业内涵以及可行性分析--对地方饮食文化的探讨
”吃喝”似乎只是百姓日常关注的俗事,而博物馆记录了人类先贤遗留的宝贵宗教、艺术等文化财富,是个”阳春白雪”充满学问并满足参观者精神需求的地方.但是,从杭州的”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古茶籽、驯化过的稻谷,到丽水市博物馆展示的”好川文明”中的簋、鬶,再到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南宋文物观止”展示的金质菊瓣碗与金质箸筒,都说明饮食文化无时不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目前各博物馆推出了各种文创产品,然而饮食产品开发却没有得到重视.本文从饮食产品所包含的历史教育信息出发,寻找与”博物馆+”概念的契合点,认为突出了文化内涵的饮食产品在博物馆中销售是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销售是博物馆体现”在地”文化的一种方式并改善了参观者的体验.此外,还讨论如何通过诸如新媒体等方式来开拓博物馆饮食产品的销售渠道.
博物馆事业 饮食产品 文化内涵 地方特色
曹辉 严建强
丽水市博物馆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9
201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