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北延进京工程与北京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讨
北京市水资源本底匮乏,1999年以来又遇连续干旱,不得不靠超采地下水、挤占河湖环境用水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至今多数河道仍然断流、地下水降落漏斗引发的地面沉降依然持续,生态环境问题凸显且尚未见转机.2030年水平年,基于从京津冀及流域层面,按照局部段保证水体流动、保持水面等原则恢复三大干流生态和城市河湖用水,预测河湖环境总需水量将达到13.6亿m3;优先考虑对密怀顺和西郊地下水源地进行人工回补,需回补水量将达到4亿m3;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将达到17.6亿m3.供水水源扣除官厅水库、中小型水库及再生水,尚缺水量7.7亿m3左右.南水北调东线对修复地表地下生态环境,提升首都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初步估算,2030年水平年,北京市仍需南水北调东线调水10亿m3,优化配置后,需东线供生态用水7.7亿m3.在充分考虑地下水压采的前提下,密怀顺、西郊等地下水回补区连续回补20年左右,地下水位可恢复到适宜水位.向河道年补水13.6亿m3,城市河湖及三大干流重点河段可维持适宜或基本的生态环境水量.
水环境 生态修复 调水规模 生态环境水量
杨鸣婵
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8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68-73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