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筑坝河流(河段)的分类

对河流的分类服务于对河流生态需水的研究.单个大坝影响的往往是其上或其下一定长度的局部河段,即随着与大坝距离的增加,筑坝的影响一般逐步减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生态需水研究中,需对”河段”而非对”河流”(尤其是大型河流)进行分类.为便于分类指导中国各河流的生态需水计算,本文总结了中国筑坝河流(河段)的特征,提出了河段(河流)分类方法.首先,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段和平原河段,对前者又按河段在水系中的位置细分为上段(源头段)、相邻梯级间自由流动河段、相邻梯级间水库河段;其次,对后者分别按气候区、河段在水系中的位置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同时,本文还初步总结了各河段的特征、易发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流调控需求.

筑坝河流 分类方法 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流调控

冯顺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北京100038

国内会议

第五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0-36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