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对教育评价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本研究使用归纳总结法,尝试从理论视角分析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聚焦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梳理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更有效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并提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观点和结论有:评价不仅是证明和改进,也是发现、唤醒和沟通;评价信息的经常性记录、展示、交流是实施评价的基础;学生的认识和感受是评价有效性的重要判断标准;间接评价是激励性评价的有益补充.还需要不断对实践创新背后的理念及假设做出价值合理性判断,使得面向个体的综合素质评价适合每个学生.
中小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理论 激励性评价 间接评价
曹飞
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92-298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