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对其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在湖北省武穴市和荆州市两个水旱轮作长期定位实验的基础上,研究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5mm、2~5mm、1~2mm、0.5~1mm、0.25~0.5mm、0.053~0.25mm和<0.053mm)及其腐殖质组分中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地各处理中团聚体的组成有差异,武穴未秸秆还田(W1)和秸秆还田(W2)处理的优势级别团聚体都为0.053~0.25mm,含量分别为36.75%和33.53%,荆州市未秸秆还田(J1)和秸秆还田(J2)处理的优势级别团聚体为>5mm团聚体,含量分别为59.72%和68.90%;与W1和J1相比较,秸秆还田W2和J2处理后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含量增加了7.33%和12.82%;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及其团聚体中的有机碳,武穴土壤中有机碳增加了12.35%,>5mm、2~5mm和1~2mm团聚体中分别增加了10.59%、5.38%和2.58%,荆州土壤中有机碳增加了16.93%,0.5~1mm团聚体中增幅最大,为22.43%;秸秆还田增加了两地土壤腐殖酸(HE)碳的含量,增幅大约为20%,但对各粒径中腐殖酸碳含量影响不同,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碳含量的规律不明显;武穴秸秆还田降低了土壤及小直径团聚体(0.5~1mm,0.25~0.5mm,0.053~0.25mm,<0.053mm)的HA/FA,而其大直径的团聚体(>5mm、2~5mm,1~2mm)中的增加,但荆州土壤秸秆还田之后各级别团聚体中HA/FA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秸秆还田 农田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碳 腐殖酸

薛斌 刘威 殷志遥 肖琼 张惠华 刘胤池 徐晓萌 董祥伟 鲁剑巍 李小坤 黄丽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525-536

2016-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