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有人工制品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以河南为例

本文选取河南省10个典型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剖面和3个自然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根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对供试土壤进行分类归属研究,进而提出了(CST)的建议方案,并对河南典型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进行类型划分.研究结果如下:土壤形态和理化性质方面,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层次混乱;人工制品的侵入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受古人类影响的剖面中因灰烬层的存在使土层容重值变小,而其他典型土壤剖面因道路建设、垃圾堆积或土壤复垦等使土壤容重变大;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中粗骨性物质含量显著增大;含有煤矸石、混凝土、石灰性建筑材料、粉煤灰等的土体中pH值和电导率略有升高;有机碳在充填复垦的土壤中含量偏低,但在堆有生活垃圾的土壤中含量偏高;含有古人类活动遗迹的土壤全磷含量略高.土壤分类方面,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对中国部分土壤分类不适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只在新成土中有所体现,目前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不足以表征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特征.研究结论如下:通过新增技术扰动层,在满足技术扰动层的土类下增设一个亚类,以”技术”为前缀,并在亚类中首先被检索,在该亚类土族划分标准中增加人工制品类别,与其他四个土族鉴别特征一起使用,该方案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对这类土壤分类研究的空白.

土壤 类型划分 人工制品 技术扰动层

吴克宁 高晓晨 查理思 鞠兵 李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5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 450002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879-894

2016-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