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地添加生物炭后对高风化红壤特性及微生物活性之影响
生物炭近年已被视为一可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并促进作物产量之改良资材.但在土壤物理性及微生物多样性上之相关研究仍可着墨.本试验于高风化坡耕地添加豆粕堆肥、木质生物炭及传统饱水剂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于热地气候下现地孵育12个月,并探讨添加该些改良资材候土壤物化性质与微生物活性之变化.结果显示,现地孵育1年后,共同添加堆肥及生物炭(CB2及CB4)之处理可有效提升土壤有效氮至200mg/kg,以达作物适合生长之范围内;同时,土壤物理性质亦皆明显改善,包含总体密度降低4%~16%、孔隙度增加8%~21%、团粒粒径增加30%~46%,及田间容水量显著提升50%以上.微生物影响层面上,土壤在经由添加1%堆肥与2%生物碳(CB2)处理后,其微生物族群结构的稳定度最大,所保有的微生物族群丰富度(Specific richness,R)最高,且经特殊条带分析后,得知此处理能够有效地保有并提升两株土壤中重要的固氮菌”Enterobacter Sacchari”与”Pantoea sp.”,因此,共同添加堆肥与生物炭之处理对于土壤微生物的稳定性与多样性有促进的效果,但如需保有有益菌株的效果则须考虑生物炭的添加量,本试验建议以2%之生物炭添加量较佳.
高风化红壤 土壤改良 生物炭 微生物活性
廖健森 简士濠 陈俊元 罗宜廷
”义守大学土木与生态学系”,高雄市84001,中国台湾 ”国立屏东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系”,屏东县91201,中国台湾
国内会议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陕西杨凌
中文
436-445
2016-09-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