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数据解析档案的文化功能与创新--”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档案编研成果数据解析与思考

档案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档案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档案的文化内涵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馆(室)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利用的基础上,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出版物.是提供社会利用的一项专门工作”.档案编研实证研究课题组的数据也表明,北京市国家级档案馆的档案编研成果,存在着一次、二次编研成果过多,三次档案编辑成果过少、利用者利用不便利的问题,也就是读者找不到需要的编研成果,编研成果也找不到读者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档案编研的载体,迫切需要创新。提出利用互联网,可以使编研成果更有吸引力,利用互联网,可以缩短编研成果的周期,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架起编者与读者的桥梁。

档案编研 成果解析 文化功能 互联网

沙敏

北京市档案馆

国内会议

第九次华北地区档案学会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26-30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