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巨晶锆石作为固化基材的天然类似物的研究

来自俄罗斯卡累利阿境内花岗伟晶岩,最年轻的地质时间也超过16亿年,在其中发现的颗粒巨大的单晶锆石,呈深褐色色调,经漫长的地质作用改造,却依旧保存完好的四方双锥的晶体形态.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内部存在微裂隙,后期热液的改造使其裂隙内部充填大量石英和含铁的氢氧化物;而电子探针的分析揭示此锆石所含的U和Th的平均含量较高(分别为1.5wt%和1.6wt%),因此该锆石的受变生程度非常深,从X射线单晶衍射图中显示出的强蜕晶质现象也能证实此特征.全面解析此锆石变生特征的同时,还了解到锆石内部放射性元素某些特定相里的含量非常高(目前测得Th和U在特定相中最高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5.5%和10.3%),在目前的研究进展中最振奋人心的是这些特定相被较好地固化在巨晶锆石内部,而在与外界联通的通道—微裂隙中并没有发现特定相,这也使得此锆石的晶格具备可用于高放核废物固化基材的潜力.

高放核废物 固化基材 巨晶锆石

曹秋香 刘晓东

东华理工大学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国内会议

第六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

甘肃敦煌

中文

227-230

2016-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