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云南盈江县为例
实施”城镇上山”战略的基础和支撑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针对我国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有机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借助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盈江县山区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结果表明,在全县山区387342.69hm2中,其宜建地和不宜建地分别占5.38%和94.62%,一等宜建地、二等宜建地和三等宜建地的构成比例约为12∶43∶45.评价结果已应用于盈江县”城镇上山”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编之中,成效明显.本文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类似山区推进坝区(平原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土地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区城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极限条件法 适宜性指数法 西南山区
贺一梅 杨子生 张博胜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学院,昆明650221 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昆明650221
国内会议
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
沈阳
中文
186-196
2016-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