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耦合关系
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探讨了1990-2013年间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耦合的时空特征,划分了耦合类型区,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区域生态风险策略.结果表明:(1)199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由21.64%提高到45.20%,年均增加1.02%;区域生态风险指数则由0.0113增至0.2865,年均增长15.10%;(2)199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灰色关联系数由0.6056增至0.7224,城镇化水平提高伴随着区域生态风险的显著增加;(3)199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区域生态风险局部空间自相关显著,区域内部差异显著,南昌市区高-高集聚,余干县低-低集聚,安义县、新建县、南昌县、都昌县低-高集聚,鹰潭市区和景德镇市区高-低集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低城镇化低生态风险、低城镇化中等生态风险,中等城镇化低生态风险、中等城镇化中等生态风险,高城镇化低生态风险、高城镇化中等生态风险6种耦合类型,针对不同耦合类型区提出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风险规避的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区域生态风险 城镇化进程 耦合关系 时空特征
雷慧敏 叶长盛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南昌330022
国内会议
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
沈阳
中文
472-481
2016-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