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迁移劳动力离婚率的形态与解释:基于迁移选择性的影响

大规模的劳动力城乡迁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显现的特征.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的迁移劳动力已达到2.77亿人(国家统计局,2016).伴随着劳动力迁移规模的扩大,近年米中国离婚率加速上升.在1985~2013年的27年时间中,粗离婚率从0.55‰上升到2.57‰;离婚人数也从1985年的45.79万对上升到2013年的350万对,升高了7.6倍.厘清劳动力迁移过程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已有的关于劳动力迁移和家庭发展的理论,而且对决策部门应对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社会融合和日益显现的高离婚率等社会问题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目前研究较多的外出务工对迁移劳动力婚姻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从迁移选择性视角,利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了重新解释。以往研究将外出务工作为一个即发事件,而在本研究中关注外出务工的过程。研究发现,迁移选择性也是提高迁移劳动力离婚率的重要因素。迁移选择性不仅基于收人水平、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婚姻状况更会导致不同的迁移选择。处于离婚状态的人更容易外出务工,并且随着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一部分已经再婚的逐渐退出了迁移劳动力队伍。在调查统计上就表现为,在外出务工的前三年,迁移劳动力的离婚率较高,随着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处于离婚状态的迁移劳动力比重逐渐降低。可见,外出务工是部分准离婚状态的人脱离婚姻的一种手段,也说明劳动力迁移本身的选择性也是提高离婚率的重要因素。

迁移劳动力 离婚率 迁移选择性 外出务工

马忠东 石智雷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会

厦门

中文

202-224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