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与就医行为选择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达到2.53亿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群占流动人口总量的60%以上.预测到2020年,流动人口将逐步增长到2.91亿人,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新生代流动人口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年流动人口的健康,不仅有利于青年流动人口的长期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稳定.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患有常见病时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去大医院,而选择自己买药或不理会的概率是最低的,可见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医疗保健意识总体是较高的。青年流动人口的个体特质对其就医流向的影响是显著的,即个体特质会影响个体做出各种就医选择的可能。婚姻、户口、年龄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医流向选择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教育程度、在业状况、收入状况、住房状况、健康状况和客观支持对就医流向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的提高,选择去大医院就诊的概率也会增加。相比较本地人口而言,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较低,而客观支持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医选择,可见,政府建立和完善就业、医疗和教育保障机制,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促进人口迁入地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保障,人口迁入地要采取措施,尽量为流动人口的就医提供更多岗位支持,消除就业歧视,为流动人口的就业提供可靠的政策扶持和保障。

流动人口 就医选择 社会支持 社会稳定

孔白雪 和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会

厦门

中文

265-276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