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基于家庭发展能力框架的分析

贫困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将面临的重大难题.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颁布到”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大幅度减缓,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两项为代表的农村反贫困行动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以农村低保对象为例,根据民政部统计,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931.1万户、5388万人,至2016年2月份全国农村低保对象下降至2821.7万户、4828.6万人.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村贫困状况逐步得到缓解,但从农村贫困对象绝对数量来看,反贫困形势仍较为严峻.在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较大的前提下,测量并瞄准农村贫困对象成为反贫困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传统的贫困区域瞄准逐渐转变为以家庭户为贫困识别的主体对象,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贫困识别、贫困帮扶的农村低保制度在新时期反贫困战略行动中无疑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家庭发展能力框架分析了农村低保户和非低保户家庭特征差异进而探讨了农村低保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低保户家庭和非低保户家庭在家庭察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家庭功能和家庭策略对农村家庭贫困状况具有正向影响,农村低保家庭的家庭功能缺损和家庭策略贫乏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具体而言,本文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第一,基于农村低保制度的视角来看,农村贫困的表征是多维的,低保户和非低保户的家庭特征在家庭享赋、家庭功能和家庭策略多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在家庭察赋方面,财产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贫困仍然是制约农村低保家庭发展重要因素,农村低保户家庭察赋不足的特征十分明显,另外,低保户对社会资本的利用高于非低保户;第三,在家庭功能方面,农村低保户存在家庭经济功能低下和情感功能缺损的问题,而无配偶家庭的贫困化与贫困家庭情感支持弱化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不难发现贫困家庭物质生活匾乏蔓延到了家庭情感层面;第四,在家庭策略方面,农村贫困家庭的生计策略受到家庭察赋制约,低保户家庭人力资本的贫困与其失业状态相交织,这种贫困在支出策略上表现为疾病风险对贫困家庭的困扰,另外从家人外出务工情况看农村低保户出现了福利依赖现象的端倪。

农村低保户 家庭策略 家庭发展能力

程中培 乐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人口学会2016年会

厦门

中文

436-450

2016-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