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因、依据与使命
寻求新增长动力.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新政策概念,意在缓解和阻止经济的急剧下行.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必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有需求的领域,从而促进供给与需求更好地匹配,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当前主要矛盾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调整.供需结构错配是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过剩产能处置缓慢,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给侧结构调整受到体制机制制约.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能发挥提振需求的作用.供给侧改革强调的去产能等任务虽然会在短期带来阵痛,但长远看来是会释放出改革的红利.全面改善质量效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必须更加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通过改进要素供给质量和进人领域,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经济改革 供给结构 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
盛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271-276
2016-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