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供给侧改革是中国领导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为应对经济增速下降、产能结构性过剩的重大改革举措.那么,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它的理论来源和依据是什么?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现状如何?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供给侧改革?本文将就这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及解答.中国供给侧改革理论内核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由供给侧改革的内含来看,它包括这样几个层面:首先,供给侧改革是调整产能结构的。产能的调节要依据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行,减少过剩产能,降低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产能;提高创新、绿色、高效产能。其次,在调整供给的同时,也要提高有效需求。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某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政府要引导和刺激有效需求,为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供需平衡的市场环境。最后,中国的供给侧改革要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短期战术;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理念,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长远目标。

经济改革 供给结构 供需平衡 市场环境

赵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二十六届年会

沈阳

中文

337-342

2016-05-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