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是指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用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黏液一纤毛系统具有正常的分泌、运动功能,以保证气道的廓清、防御能力.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使分泌物黏稠结痂而不易排出,甚至形成痰栓堵塞气道,影响肺通气或换气功能,导致缺氧、窒息.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黏度,才能维持气道黏液一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气道的湿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湿化不足或湿化过度关键在于湿化方法,做好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以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病情均较危重,患者抵抗力低下,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要求较高。采用传统的湿化方法,护理操作繁琐,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产生呛咳等,而采用MR850湿化系统,患者基本无呼吸道刺激症状,同时在患者家属看来,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体现了重症监护病房的价值,家属较满意。气道湿化应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制订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湿化方案,目前尚未有一种关于在长期无创机械通气中最好的加温加湿方法的共识。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和适宜的方法,更多的病例观察以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将对人工气道湿化方法和湿化液的选择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人工气道 临床护理 湿化管理 满意度

张婷婷 陈云霞

河南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5重症监护新进展学术会议

郑州

中文

232-233

2015-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