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疆棉区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新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以南疆转基因棉田棉蚜和棉长管蚜种间关系的新格局为切入点,以二者种间竞争为线索,重点从转基因抗虫棉对其种间竞争关系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转基因棉田杀虫剂使用变化后不同害虫种群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等方面,探讨转基因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后棉蚜与棉长管蚜种间竞争关系的变化机制。结果表明:与亲本常规棉相比,转Bt基因棉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产蚜数等生命表参数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通过笼罩试验测试了天敌对棉蚜和棉长管蚜的影响,结果表明转Bt棉和亲本非转基因棉捕食性天敌数量和控制效果差异不明显,转Bt基因抗虫棉对捕食性天敌无显著影响;对采自南疆四个地点的棉蚜和棉长管蚜进行常用药剂敏感性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的毗虫琳、啶虫脒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长管蚜若蚜的LCS。均明显小于棉蚜,说明棉蚜较棉长管蚜有更强的耐药性,进一步测定了棉蚜和棉长管蚜体内梭酸醋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胧甘肤-S-转移酶活性,结果显示两种蚜虫梭酸醋酶、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与耐药性成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转基因棉田次要害虫与主要害虫间的竞争更替规律及转Bt基因棉对非靶标害虫群落的深层影响,完善以Bt棉应用为核心的棉花害虫IPM策略与技术体系。

棉蚜 棉长管蚜 种间关系 驱动因素

姚永生 韩旭 任洁 刘慧敏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99-101

2016-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