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有机生产中的保护型生物防治应用
随着设施蔬菜有机农业产业规模品质的不断提升,以天敌释放为主的生物防治已经成为设施蔬菜有机生产植物保护技术体系中的核心.近年来,为了兼顾天敌昆虫的可持续控害与经济/生态成本控制,人们开始依托依托主动景观生态管理途径实现保护型生物防治,从而达到有机生产保质增效的目的.自2012年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在有机果园十余年工作基础上,于北京市平谷区诺亚有机农场开展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借助化学生态技术,从50多种植物中初步筛选了10种可诱集天敌昆虫及趋避植食性害虫的功能植物,如薄荷、罗勒、芝麻、波斯菊等。相继开展了温室棚间天敌储蓄及保护植物、温室边际害虫趋避植物、温室入口处高秆隔离植物、温室内伴存蜜源植物以及温室间的廊道桥接助迁植物等功能植被对于天敌昆虫群落保护助迁、害虫动态诱集趋避等技术应用试验。此外,通过在有机温室蔬菜生态系统内外合理布局利用各类功能景观,提升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对害虫短时暴发的容纳度,可以极大的提升天敌昆虫的控害效率,减少天敌昆虫的净投入,降低生态风险。
蔬菜虫害 生物防治 天敌昆虫 功能植被
王甦 李姝 郭晓军 张帆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7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254-254
2016-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