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二点委夜蛾人工接虫方法的建立和种衣剂防治效果评价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 Moschler)是近年来耕作制度变革后(麦收后免耕或贴茬播种)中国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玉米苗期新发生的重要害虫.二点委夜蛾幼虫咬食玉米幼苗茎基部是其主要为害方式,其幼虫食性复杂,具有多食性和腐食性,研究表明,在麦茬玉米田,玉米幼苗并不是其最喜欢取食的作物,只有在适宜条件下,达到一定虫龄和虫口数量,有较大几率接触到玉米幼苗时,才会取食为害.通过随机区组双因素分析,在接入虫龄、苗龄2个因素组合变化的情况下,四龄幼虫二叶期植株被害率最高,为86.11%,三龄幼虫二叶期植株被害率为80.56%,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虫龄苗龄的组合植株被害率均低于这两个组合。由于三龄幼虫敏感性和生活周期更适宜人工接虫试验,选择三龄幼虫二叶期接虫为最适宜的接虫虫龄和苗龄。人工接虫条件设置研究表明,布置了PVC管围棵保护和在幼苗茎基部覆盖人工介质的处理,接虫5d后其幼虫逃逸率较低为18.33%,植株被害率最高可达91.67%。

玉米 二点委夜蛾 人工接虫 种衣剂 防治试验

张海剑 郭宁 石洁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1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植保科技创新学术研讨会

南京

中文

268-268

2016-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