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天敌对绿盲蝽的控制作用评估:分子检测与罩笼试验
近十多年来,绿盲蝽已成为中国棉花、枣、葡萄、梨等多种农作物生产中的重要害虫.绿盲蝽若虫和成虫通过口针刺吸为害寄主植物的幼嫩组织(如嫩芽、嫩叶、花蕾、幼果等),造成叶片破损、落蕾落花、果实畸形,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在自然状态下,瓢虫、草蛉、蜘蛛等天敌对绿盲蝽存在捕食作用,但其捕食率较低。这一研究成果有益于更加全面的认识捕食性天敌在绿盲蝽控制中发挥的作用,为绿盲蝽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指导。
绿盲蝽 捕食性天敌 捕食作用 评估体系
李金花 杨帆 王倩 潘洪生 袁海滨 陆宴辉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国内会议
南京
中文
300-300
2016-12-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