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清代拓片墨迹种类和脱落原因的微观结构分析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一件墨迹易脱落的拓片文物的表面微观结构和成分,并与市售墨块、植物炭黑和锅底灰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种类进行对比,探讨了拓片用墨的种类和拓片墨迹脱落的原因.结果显示:该幅拓片是采用以植物炭黑和动物胶料混合的黑墨传拓而成.植物炭黑颗粒粗大和拓片霉变是造成墨迹脱落的主要原因,以及拓片在历史装裱过程中,胶矾水的使用是加速拓片墨迹脱落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些信息为研究拓片用墨和后期拓片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拓片文物 墨迹脱落 微观结构 霉变 胶矾水
杨娟 韦荃 杜少飞
四川博物院,四川成都,610071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462-468
2016-11-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