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纂修概况述论

家谱是一种记录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其成员生平事迹等家族发展史的文献.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特别是苏南地区家谱的纂修,有明清时期良好的修谱传统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形成了数量相当可观的家谱.对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概况的研究,是进行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研究的基础工作,也是进一步解读民国时期家谱、民国时期家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纂修概况的研究有利于对江苏省民国时期家谱建立宏观认识,了解其总体情况和区域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遴选部分较有代表性的家谱,展开民国时期江苏家谱细化研究工作,突出江苏省民国时期家谱纂修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同时要指出的是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的纂修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如厚重的文化积淀、良好的经济基础,都为家谱的纂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再加上民国距今年代不远,所以,江苏省民国时期的家谱目前存量较大。这些存世的民国家谱,既是民国时期江苏省经济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民国时期江苏省不同区域经济和文化的折射,如民国时期江苏省家谱存量表现为“南多北少”,在纂修频率和纂修质量上亦遵循这个规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因此,从当时的家谱可以一窥民国时期江苏省的状况,它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生活。

家谱纂修 文化底蕴 民国时期

于海燕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国内会议

民国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

中文

189-199

2016-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