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岩溶地貌研究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湘中低山丘陵型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多年野外调查、勘测基础上对公园岩溶地貌特征、发育演化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岩溶地貌形态丰富多样,规模多属中小型,空间展布的方向性、区块性和阶梯性特征明显,以峭崖、秀水、奇洞、巧石、幽峡为特色的岩溶地貌景观突出.公园岩溶地貌发育与岩性、构造、水文、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具有密切的关系,其演化大体上经历了湘西期、早洼地期、晚洼地期和澧水期等多个阶段,经历了从零星发育到密集发育,从垂直发育(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到水平发育(地下河、溶洞等),从地下形态(地下河、溶洞等)到地表形态(地表河、峡谷、天生桥等),从天坑到弧形崖壁等一系列演化过程.公园岩溶地貌集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于一体,具有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对其开发利用应当以保护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岩溶地貌 发育特征 演化过程 空间展布
彭世良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湖南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432-440
2016-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