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扬子西缘江浪穹窿斜长角闪岩Rb-Sr年龄及成因研究

野外地质调查显示,江浪弯窿二叠系地层中发育一套顺层产出的斜长角闪岩,具明显的枕状构造与杏仁状构造,原岩为玄武岩。目前还未有人对其成因进行研究。对斜长角闪岩(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SiO2含量平均为44. 14%,Ti02含量平均为1.79%,TAS图解与Zr/TiO2-Nb/Y图解显示其属于亚碱性系列岩石。样品与峨眉山LT1的稀土、微量元素配分型式截然不同,显示二者化学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其并非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浆活动的产物,暗示两者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本文对江浪穹窿二叠系变玄武岩构造环境的判别结果显示,古特提斯洋盆在二叠纪时还没有闭合,而该套变玄武岩或许正是古特提斯洋的洋壳残余。Rb-Sr同位素测年表明变玄武岩在三叠纪碰撞造山时发生角闪岩相的区域变质作用。

斜长角闪岩 成岩机制 枕状构造 杏仁状构造 地球化学分析 变质作用

李同柱 陈道前 张惠华 冯孝良 唐高林 代堰锫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2 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甘孜626200

国内会议

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25-27

2016-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