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扬子克拉通西缘新元古代构造形态--来自武定德古老花岗岩锆石U-Pb年龄证据

扬子克拉通西缘,北起四川康定,南至云南元江,前寒武纪基底地层大量出露,包括康定群、河口群、大红山群、会理群、东川群、昆阳群、汤丹群等,被认为是构造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又被称为康滇构造带.本文通过对云南武定地区德古老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来讨论扬子克拉通西缘新元古代早期可能的碰撞造山机制、构造演化等地质问题。德古老花岗岩位于德古老-新村一带,北东方向呈枝丫状侵入于基底地层汤丹群平顶山组中,而其他部位则被中生代地层三叠系舍资组覆盖,花岗岩与其接触部位呈古风化壳不整合接触;该二长岩呈“构造窗”状展布,是区内出露的唯一偏中性的侵入岩,面积约0.5km2 ,呈岩株产出。

扬子克拉通 碰撞造山机制 构造演化 地球化学特征

王子正 王生伟 周邦国 郭阳 杨斌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2

国内会议

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39-42

2016-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