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灾毁土地作物生长状况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耕地损毁甚至灭失,如何恢复利用受损的土地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灾害损毁土地作物生长,通过获取的平均光谱反射率发现,单叶平均光谱反射率与盆栽冠层平均光谱反射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盆栽样本叶片呈有弯曲、转置,各叶位间相互重叠,叶片数越多,对光的散射作用越强,造成反射率增加。单叶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整体呈现滑坡>泥石流>堰塞湖,而冠层却并不明显。计算MCARI/OSAV、TCARI/OSAVI和MTCI三种植被指数发现,单叶与盆栽冠层植被指数值存在差异,但是各土样作物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建立植被指数-肥力因子相关性模型发现:MCARI/OSAV和TCARI/OSAVI两种植被指数与肥力因子的相关性相对较好;而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比有效钾好,说明作物(玉米)生长所受的影响是综合、复杂的,并不是某一因子作用的结果,但土壤中的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机质的影响较大,在损毁土地恢复利用过程中要增加这三种肥料的施用,达到恢复地力的目的。

灾毁土地 功能恢复 作物生长 高光谱成像

向明顺 杨武年 杨尽 任金铜 温玉雯 周思琪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部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资源环境与地学空间信息技术新进展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280-282

2016-10-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