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铁交通暴雨内涝时空间导向标识系统可识别性设计探析--以武汉地铁二号线为例
本文通过对人的行为心理、认知规律等方面的研究,从基于视觉的环境行为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铁车站人流动线的特点,通过对暴雨内涝时地下轨道交通的标识系统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造型及色彩等方面的塑造设计手法的探析,以提高标识系统的信息可识别性、分类内容的完备性及艺术表达性为目标进行了概念性的构思设计,并对地下轨道交通的标识系统设计在未来应对极端天气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
地下轨道交通 标识系统 概念性设计 暴雨内涝天气
刘书婷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8-24
2016-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