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价值利用方法探析--以重庆市走马古镇为例

中国的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到现在,无论理论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面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这一问题时,尚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往往顾此失彼,无法在保护传统民居——特别是广布乡村而未纳入文物保护范畴的大量普通乡间民居的同时,使其综合价值获得最大化地利用,从而使大量民居无奈地走向消亡.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一般性质的历史文物建筑保护不同,具有其特殊性.笔者认为蕴含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民居场镇,它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即以建筑、景观为载体的物质实体和以人的活动为主体的非物质内核.传统民居价值构成的特性决定其保护方式应该是动态的,既要保护建筑景观主体,又要兼顾人的时代需求,将历史建筑的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以及激发居民保护自身环境的意识自觉这三者综合考虑,不可分割.本文以走马古镇的再利用为例,试对传统民居保护性设计与价值利用的方法进行探析.

传统民居 保护性设计 资源利用 文化传承

李乐婷

宁夏大学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重庆

中文

377-381

2016-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