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全过程视角谈校园水资源规划设计三个阶段的”定位””弹性”与”应变”--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新校区为例

笔者通过对中科院大学雁栖湖新校区校园建设全过程(2007-2015年)的参与和跟踪,对其中校园水资源规划设计有全面的认知.笔者认为,在全过程的视角下,校园水资源规划设计最重要的策略是”定位””弹性”和”应变”,三者会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化而逐步展现:”初步框架”阶段应该对校园整体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宏观层面的定位,对于其中途径、方法和结果,都不应过于具体和僵化;”一次设计”阶段应该进一步明确目标,着眼于总体的控制,提供定性的技术方法,将水资源管理控制在一个”弹性”的框架系统之中;”再次设计”阶段应该在消化和吸收了”初步框架”阶段的校园整体定位的前提下,应用”一次设计”阶段的技术方法,总结和梳理已完成的校园建设成果,对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进行反思,采纳使用者提出的实际需求,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方法,作出最新的决策,用”应变”的手法,将最初的目标实现在具体的细节中.

校园建设 水资源管理 规划设计 全过程控制

王一钧

中国科学院大学

国内会议

2016年工程规划学术研讨会

浙江宁波

中文

77-88

2016-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