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宋代茶法改革的贡献
荼兴于唐而盛于宋.唐建中元年(780)初征茶税.大和九年(835)令茶农将茶树移植官场,茶叶产销全由政府垄断.两宋时期,实行”茶引法”,便商利民,促进茶叶市场流通.元、明、清均沿用此法,只是某些具体内容有所变动.改革茶法,发展商品经济是宋代发展茶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悠久的茶叶发展史上,两宋王朝的茶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本文试图从宋代茶法改革和制度创新角度,阐述其对茶业和茶文化发展的贡献.茶叶的商品属性决定要实现其价值,必须提升其质量。宋代茶叶制作工艺的提升可谓巧夺天工,茶叶品种开始实行多样化。商品经济是建立在交换和专业分工上的,专业分工形成技术,交换孕育创新,两者孕育了人类文明,茶叶生产的发展亦是如此。这是由商品经济的规律所决定的。近年来,为了争取茶叶市场,获得较佳经济效益,各产茶区各显神通,在茶叶采制中不断创新制茶工艺,用科学方法提香等,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提升茶的品质,在制作上突出一个“精”字,泡出的茶汤让人赏心悦目,使茶叶超越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进入一个神奇的精神世界,饮茶解渴反而不是主要,而真正的内涵在于品味,因而孕育出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来了。
茶产业 茶法改革 商品经济 目标市场
姜志红 汪世炎
建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193-198
2016-10-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