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文化的认知和实践:源流与空间隐喻
伴随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环境的向纵深扩展,海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海洋生态及其认知、实践旋即成为破解海洋资源环境难题的新视角被多个学科关注.然而,目前学界对海洋生态文化的认知深度存在一定局限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海洋生态文化实践.为此,本文以”认知-实践”为研究主线重新认识海洋生态文化及其实践行为.研究认为:首先,海洋生态文化以科学落后时期的海洋自然文化与工业技术刺激下的隐性的海洋生态文化为发展源头,并依次经历了生态安全福祉认知、生态物质福祉认知以及生态文明福祉认知三个过程;内涵上主要由物质、行为、体制三层面构成.其次,不同空间尺度下对应的行动主体具有不同的实践行为模式.最后,本文又从多元行动主体视角简述了我国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并就海洋生态文化综合性研究的本体内容以及空间尺度性作出简要探讨.
海洋生态文化 认知深度 实践行为 多元行动主体
马仁锋 王腾飞 吴丹丹
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
国内会议
浙江宁波
中文
54-68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