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冲断带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造山带与盆地的岩石圈在力学结构”强弱对置”下咬合冲断.垂向上,冲断带构造变形具有多层解耦和差异收缩特征;横向上,冲断带从腹陆至前陆可依次划分为造山带、厚皮带、过渡带和薄皮带.本文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延时摄影方法,正演了冲断带变形过程,解析结果表明:Ⅰ型过渡带深浅部构造变形协调,Ⅱ型过渡带深浅部构造变形分层且高点发育不协调;上构造层变形以断层相关褶皱为主,扩展距离相对下构造层更远;下构造层变形以叠瓦构造或双重构造为主,断层倾角从腹陆向前陆逐渐变小,而断片则由垂向叠置变为侧向叠置;高角度逆断层的形成经历了脆性变形、韧-脆性变形和韧性变形3个阶段.结合最新勘探成果与优化的构造解释,过渡带的构造控制油气分布可划分成破坏带、残留带、保存带,对应的油气藏类型分别为地表沥青、油气显示、大型油气藏.
天然油气藏 冲断带 构造变形 油气分布
赵利 徐旭辉 方成名 陆建林 廖宗廷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无锡21415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2016年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64-76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