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策略

EGFR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PIONEER研究显示,51.4%未经选择的亚裔晚期肺腺癌患者伴有EGFR敏感突变,在不吸烟腺癌中高达60%,而在高加索人群中仅为17%.近十年来,以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为代表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EGFR突变型晚期NSCLC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IPASS、NEJ002、OPTIMAL等多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一代EGFR-TKI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在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含铂两药联合方案.然而,耐药的出现仍不可避免,绝大部分患者EGFR-TKI一线治疗9~13个月后即出现疾病进展”2”,这表明EGFR突变并非预测EGFR-TKI疗效的唯一因素,尚有更复杂的耐药机制制约其疗效.目前,EGFR-TKI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治疗策略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非小细胞肺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耐药机制

王阿曼 刘基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国内会议

第19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6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70-75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