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前、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研究进展
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选择的最重要的病理指标.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是评价腋窝淋巴结状态最准确的方法,亦是造成上肢水肿、疼痛、感觉及功能障碍等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替代ALND已获得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和相关指南共识的推荐,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阴性乃至适合条件的SLN l~2个阳性患者均可安全地避免ALND及其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使三分之一的腋淋巴结阳性患者降期为腋淋巴结阴性,如何将SLNB的临床获益外推至这部分腋窝降期患者,是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在乳腺癌腋窝处理的进一步探索。对于临床腋淋巴结阳性患者,新辅助治疗临床腋窝降期后SLNB的总体假阴性率仍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尽管采用双示踪剂、检出3个及以上SLN、新辅助治疗前腋窝阳性淋巴结标记、术前腋窝超声评估等技术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假阴性率至10%以下。此外,新辅助治疗后残留的阳性淋巴结的生物学特性与未接受新辅助治疗患者不同,其对化疗耐受、对放疗耐受的可能性也较大,可能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乳腺癌 腋淋巴结 临床活检 辅助化疗
王永胜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371-373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