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探晚明经典权威的式微之因

晚明经典尊严的衰落首先发生在书籍出版领域,继而影响至文学、书法领域.正统经典的内容全然被改造成低级的搞笑娱乐,古代经典的权威性不仅为人们所怀疑,甚至受到亵渎和挑战.在书壇上,时时处处搬出经典而经典又处于式微的时代.这些都是晚明文化症候群的缩影,他们对待古代经典的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傅山的世界》一书中就列举了大量的董其昌与王铎的”臆造性临摹”之作,还有对儒家经典、小说等的篡改、戏拟等这些当时的文化现象,但限于编写主线,并没有从更多方面和更深的本质原因上去挖掘、探讨.所以,笔者想在此提出,并从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以期让晚明书法领域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及其意义更全面地明朗化.从董其昌”复古”理论与其书法实践间的矛盾,从民族文化、美学观的发展,从清代前、中期的书法实践与书学研究,从书法艺术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从书家的个人发展规律等六个方面来探讨.

书法艺术 古代经典 权威性 明朝晚期

骆仕媚

国内会议

首届广东省书法研究生论坛

广州

中文

466-478

2016-06-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