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西夏季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利用多种观测和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8月山西中部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观测分析,并利用高分辨率WRF中尺度模式对此次局地强降水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利用模式模拟结果对中小尺度系统的三维动力、微物理结构进行初步的诊断分析.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短、强降水分散、局地雨强大等特点,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都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2)亚洲中高纬度”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加之东北冷涡底部不断分裂南下的冷空气,以及副高外围的水汽输送等,为此次局地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3)造成此次山西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为西北涡,受东北冷涡底部冷空气入侵影响,西北涡沿其前部的暖切东移发展,强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涡前部,位于700hPa和850hPa暖式风切变之间;(4)静止卫星云顶TBB资料较好地反映了对流系统的顶部形态,造成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一孤立发展的MβCS云团.高分辨率WRF中尺度模式较好的模拟出此次局地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此次局地短时强降水与西北涡东移过程中地形的动力抬升有关,卫星云图上观测到的MβCS由多个MγCS组成,MγCS此消彼长,造成降水时间短、强度大、局地性强等特征;(2)MγCS系统的动力结构和微物理结构为典型的积层混合云团特征,云团由层状云及嵌入其中的对流云组成,云团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维持云系发展,雪粒子、云水、雨水三者的大值中心在垂直方向相互对应,”播撒-供给机制”是该云系的主要降水机制.

短时强降水过程 环流形势 空间分布特征 气象观测 数值模拟

董春卿 苗爱梅 张磊 郭媛媛

山西省气象台,山西太原030006

国内会议

2016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78-87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