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场极端暴风雪天气成因及预报难点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0.5°×0.5°逐6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2月21-22日吉林一场极端暴风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配合地面蒙古气旋东移发展是形成暴雪的重要因素,850hPa温压场反位相叠加符合吉林省典型的大风形势.降雪过程分为暖区和冷区降雪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暖区降雪发生时,水汽条件异常丰沛,主要来源于渤海和黄海,而第二阶段冷区降雪时,水汽主要来源于日本海且强度弱于第一阶段,但动力条件优势明显.干侵入激发了高空槽前正涡度的迅速增加,干侵入前沿即为降雪落区.降水相态与850hPa以下各层温度、温度平流及风场等要素的综合分布状况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极端暴风雪天气 形成机制 水汽输送特征 动力垂直结构 干侵入 降水相态 天气预报

王宁 秦玉琳 姚帅 王婷婷

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

国内会议

2016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34-141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