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一次大雾的演变成因和模式预报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11月29日傍晚至12月1日早晨上海陆地及近海一次大雾过程的演变特征、生消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雾过程主要由辐射降温导致,具有强度大、近海雾持续时间长的特征.(2)短波槽带来的降水使得大气低层气温下降,且水汽充沛;转为地面高压控制后天气转好,风速微弱,辐射冷却作用是大雾形成的关键因素.(3)逆温层、且相对湿度大、风力小导致第一阶段强浓雾出现.30日白天海表上升温缓慢、近海维持潮湿偏东气流,使第二阶段的浓雾主要停留在近海.30日夜间偏东风使近海雾区移向上海东部,气温下降又加强了东部地区的浓雾强度.(4)WRF模式以及EC高分辨模式都没有很好地预报出本次大雾过程.
大雾天气 演变特征 形成机制 预报模式
朱佳蓉 漆梁波
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01-307
2016-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