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典型地区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地面沉降是北京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文中采用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获取北京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含水层水位(头)变化、可压缩层厚度和活动断裂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发现:(1)北京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平原区东部、北部以及南部地区,存在多个沉降中心,并且有连成一片的趋势;(2)地面沉降多发生在地下水漏斗区内,其中,第一承压含水层(顶底板埋深50~100m)和第二承压含水层(顶底板埋深100~180m)水位降落漏斗与沉降中心高度吻合,是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位;(3)可压缩层厚度较大的地区,地面沉降也较为严重.沉降中心多发生于可压缩层厚度为100~250m的地区,约占整个地面沉降量的80%;(4)北京地面沉降存在明显的构造控制特性,主要受黄庄—高丽营断裂、顺义断裂、南口—孙河断裂和南苑—通县断裂影响,在断裂带两侧形变梯度较大,区域不均匀性较为严重.
地面沉降 空间分布 含水层水位 可压缩层厚度 活动断裂
雷坤超 罗勇 周毅 田芳 杨艳 王荣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 100195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8-289
2015-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