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两例病毒性脑炎继发抗NMDAR脑炎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两例病毒性脑炎继发抗NMDAR脑炎病例,探讨免疫机制在病毒性脑炎复发中的作用. 方法:病例一:患儿为2岁1个月女孩,病程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病程2周余好转;第二阶段表现为起病22天再次出现发热及全身不自主舞蹈手足徐动样表现及不认人,不能说话,不会吞咽.病例二:为1岁6个月男童,病初也表现为发热,抽搐和意识障碍,在病程10天左右达峰,两周左右好转;其后出现全身不自主舞蹈样动作及运动倒退.两例行脑脊液病毒学、抗NMDAR抗体检测. 结果:两例患者早期临床和脑脊液检查均提示病毒性脑炎,头颅MRI以双侧颜叶岛叶为主的软化灶,无病原学依据,考虑单疤病毒脑炎可能性大。分别在病程的2-3周出现病情反复表现为舞蹈手足徐动样症状,此时行脑脊液抗NMDAR抗体脑脊液阳性,考虑继发抗NMDAR脑炎,病例二经正规免疫治疗症状明显好转。 结论:两例病毒性脑炎复发时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者,提示免疫机制参与病毒脑炎的复发,经早期正规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儿童患者 病毒性脑炎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免疫机制 预后评估
张尧 王爽 黄晓芳 张春雨 吴晔 包新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北京 10003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3-458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