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系统的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黄梅尖岩体内的辉绿玢岩富K(K2O为4.70%~5.88%,K2O/Na2O为0.93~2.75)、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U、Th)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较高的Isr(0.70575~0.70588)和负的εNd(t)(-6.1~-7.3),为典型的钾玄质系列岩石,类似于俯冲环境相关的K/Ti-低Ti钾质岩石;岩浆岩来源于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它的出现表明其形成时期区域构造体制已经处于伸展状态;岩石成岩年龄为107Ma,形成于早白垩世,与黄梅尖铀成矿期年龄基本一致,推测铀成矿作用可能与辉绿玢岩有着内在的成因联系.
铀矿 成矿作用 辉绿玢岩 年代学 同位素 地球化学
杨彪 刘惠华 肖金根 周乾
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安徽芜湖 241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37-45
2016-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