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表现和致病机制再认识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毒性
近年来马兜铃酸类中药的肾毒性备受医生和患者的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全面总结了含马兜铃酸的常用中药(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细辛、青木香、天仙藤)引起肾脏损伤的特点.从临床表现、毒性机制、肾小管毒性监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提示:马兜铃酸类中药除可引起肾小管、肾间质损伤外,还可造成肾小球足细胞足突节段融合,系膜细胞基质轻度增多,另一方面还可增加尿路癌的发生率,其毒性和致癌性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在临床中应禁用含马兜铃酸成分最高的关木通,其他马兜铃酸类中药应慎用.为避免上述中药毒副作用的发生,需动态监测尿蛋白,特别是尿中能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小分予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C)和NAG酶等,以便早期发现肾损伤.
中药肾毒性 马兜铃酸 临床表现 致病机制
黄岩杰 侯改灵 杨晓青 李静 赵智源 吴光华 毕亮亮
国内会议
中医儿科医师合作共同体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刘弼臣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68-176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