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创造了两个第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洲际的大合作倡议,它是发展中国家第一次提出如此宏大的倡议.所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必然会给国际社会、国际体系带来很大影响.对中国来说,核心问题是通过治国理政的交流少走弯路,探索独立自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在从事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方面,习近平主席讲过三个“不”,不输入外国模式,不输出中国模式,不拷贝也不要求别人拷贝中国的做法。在我看来,中国学者讲治国理政和中国发展模式,在经验交流时也需要注意几点。第一,少争论,或者不争论,不争辩意识形态,不争论哪种政治制度谁优谁劣。不管什么制度安排,共同目标都是追求发展,都是提高老百姓的福社,都是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第二,不要带着导师的眼光。在与非洲朋友交往的时候,我一直强调中国不要代替非洲人发现非洲,不要代替非洲人治理非洲。如果这样去做的话,即使愿望很好,效果也不一定很好。第三,不要有所谓的救世主心态。要对发展中国家的本身发展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充满敬畏之心,国际社会包括西方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搞了几十年、上百年没有搞好的事情,中国人走出去不一定搞得好,所以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才会本着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心态跟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才有更大收获。

外交政策 治国经验 政治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

罗建波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室

国内会议

首届“一带一路”上海论坛

上海

中文

84-86

2018-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